赵焕庭:南沙综合科考的探路人
黄林丛 赵振鲁
赵焕庭,1937年1月出生,广东江门人。1973年1月调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从事珠江河口演变、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海洋地质地貌研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海岸河口研究组组长、海洋地质室主任、中科院南海所副所长。2019年,赵焕庭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赵焕庭
思想从“科学救国”转变为“科学报国”
赵焕庭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村中赵姓都是崖门海战的宋室后裔。霞路村不仅是一个皇族村,也是一个侨乡。来往于村里的华侨告诉他欧美科技先进、经济繁荣、国家强盛,这让他儿时便有了投身科学的萌动。
“语文课本上讲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地理课本上讲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国人的自强精神和工程师的设计技巧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于是,“我自然地接受了科学救国思想。”
但正如历史验证,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清王朝的命运,资本主义制度也无法改变旧中国的面貌。日寇侵华,家乡沦陷,赵焕庭随长辈逃去香港、澳门避难。“解放后受教育我才逐渐明白,旧中国不可能科学救国,像詹天佑等多批科技人才,就未能实现科学救国,旧中国还是贫穷落后挨打。”一颗立志“科学报国”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悄悄发芽。
1955年,赵焕庭高中毕业。“我想做一位铁路工程师或铁道选线规划师,于是志愿填报的是唐山铁路学院铁路建筑专业和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普通地貌学》课程的野外考察大大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赵焕庭便联合几个同学组成了地貌学兴趣小组,并担任组长,由此开启了其奋斗大半辈子的地球科学研究事业。
发展珠江河口演变理论
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平原上水网交织,河渠纵横,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长于斯的赵焕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在1973年调入南海所之后,约30年间先后承担了10多项珠江河口三角洲相关的研究课题。在重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他善于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兼顾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与现代过程,并创造性地将地质学与水文学统一到研究中,其研究成果论著不仅被同行称为“珠江河口研究的里程碑”,而且被应用于指导实践,有力地促进了黄埔港泊位发展和通海航道浚深,“落实了周总理1973年发出的‘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
“珠江河口演变”研究成果获1992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牙笼湾调查现场讨论工作,赵焕庭(面对镜头戴葵通帽)1975年7月
道路曲折的南沙综合科考
1980年10月,赵焕庭被任命为南海所副所长,分管全所科研计划工作。他想起一年前从广东省副省长杨康华手中接到麦蕴瑜教授上交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那是一批尘封了23年的史料。
早在1946年10月,水利工程专家麦蕴瑜被民国政府任命为南沙接收专员,乘军舰赴南海收复日军占领的南海诸岛。蔚蓝的海水衬托着洁白的珊瑚礁,岛上椰树密布,海鸟成群,海中渔产丰富,质优价高。南海的美丽富饶给麦蕴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收和巡阅归来后,他迫不及待地写了一份南沙开发提纲,擘画出一幅壮阔的蓝图。然而,种种原因让他的宏图只能停留在纸上。1979年,不再年轻的麦老把几十年来收集、整理的南沙群岛资料全部献给了国家。他语重心长地叮嘱:“现在国家强大了,科技进步了,应该开展南沙调查了!”
杨康华副省长(右)接受前民国政府接收南沙群岛专员麦蕴瑜(左)献南沙群岛等资料
1974-1978年,南海所在中西沙进行了综合调查,于80年代初期继续开展了南海中部和东北部海洋调查。但所领导层对于南沙科考意见并不统一,多次开会讨论都议而不决。
1984年春,赵焕庭在所内不同的会议上反复陈述南沙科考的重大意义,力主开展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性科学考察。2月中旬的一次会议上,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与会人员终于达成一致:“若国家批准立项就执行。”
赵焕庭此时一面提交报告开始层层审批,一面给老搭档陈清潮副所长打招呼:“你们的船(实验3号)照常在南海中部开展中西沙考察,科学院一批下来你们就往南走,一直干到曾母暗沙,把国旗插上去!”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
报告获批后,陈清潮于7月率领“实验3”号船进入南沙群岛海域,由此拉开了我国南沙综合科学考察的大幕。《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样评论南沙综合科考:“那是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人气最为旺盛的10年(1984-1994年):共有32个科研单位、300多名科学家参与;科学家在南沙考察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在媒体上发表,甚至每一次出发和归来都有迎送队伍;出版了40多本专著和论文集,召开过两次大型学术讨论会。”赵焕庭动情地说:“南沙综考工作‘七五’(1987①-1990)打了基础,‘八五’(1991-1995)丰收,很多书都出来了。”
1986年4月 第三次考察曾母暗沙
之后,“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资源、环境与权益综合调查研究”成果,获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宝刀不老发挥余热
2013年5月10日-21日,时年76岁的赵焕庭应邀参加中国工程院南海咨询项目。这是一批海洋工程精英人士组成的考察队。
出发那天,重新披甲上阵的赵老,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这已是他自1989年以来第6次赴南沙群岛考察和1974年以来第5次赴西沙群岛考察了!岁月吹白了他两鬓的黑发,却丝毫没有冲淡他对海洋的向往。
登永暑礁考察
当时,项目组向考察队每人赠送了 1 套(4 本)参考书刊,其中3本是论著《南沙群岛珊瑚礁地貌研究》《南沙群岛水道锚地与港口选址研究》《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这些书都是我们‘八五’时的成果。”最后1本是《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1期),那期杂志主题是“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对海洋的向往”,内含单之蔷主编撰写的2篇文章:《百无一用是书生》和《南沙科考——曾经三沙难为海,不到曾母不回头》。前一文中提到赵焕庭“可在礁上填海造陆,建设港口机场城市”的观点,后一文提及赵焕庭南沙综考的缘起。
考察途中的研讨会上,有人提出关于珊瑚礁地貌模型“蘑菇型”的错误论述,赵焕庭根据实际资料表示不同意,并作专题报告,介绍了南海珊瑚礁的形成与发展、地质地貌特征等其他问题,他有理有据的建议,获得不少与会者赞同。
“不争名夺利,只想多做工作、多贡献”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赵老于2003年1月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一天4个时段:凌晨、上午、下午和晚上,节假日也不休息,图书馆、机要室常常见到他阅读的身影。老人的腰挺得很直,他把报纸捧在面前,用眼睛盯着仔仔细细地看,专注的神情让人动容。亲人常常劝他歇一歇,但他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身体健康,我要继续工作。”
赵老很重视科研成果申报奖,认为这可以让完成人有获得感、成就感,会激励人做更大的贡献,但遇到有人把他的名字往后排时,他却不在意。“我心里明白:不计较,不影响情绪,不影响正常工作。”老人年轻时看得开,现在更看得开。
做科研,他一丝不苟。带新人,他敢于放手。在赵老培养的研究生中,孙宗勋、温孝胜、王丽荣等均成为重要的科技骨干,余克服快速成长为珊瑚礁与气候变化研究的领导者。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珠水扬帆,南沙泛楫,浪里笃思,舷边奋笔,历尽半世风霜,学成一身本事,只为遇上心有灵犀的衣钵传人,那种快乐只有挚爱这一行的人才会懂。
赵焕庭受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响,在他身上,既有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又有立足岗位的实干精神;既有勇攀高峰、谋求长远的战略眼光,又有保持定力、坚持真理的使命担当。他用淡泊名利和简单纯粹展示了忠诚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薪传火递,生生不息,这种科学家精神必将激励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①南海海洋所组队由陈清潮领导于1984年7月、1985年5-7月和1986年4-5月先后3次乘“实验3”号船赴南沙成功进行了曾母暗沙等6处礁滩10座次考察,后中国科学院于1986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南沙学术讨论会。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学技术部)接纳了与会专家的建议,将“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的科技专项,故本处写1987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