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由广州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创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和海珠区人民政府等8个单位共同主办的“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2018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会场科普嘉年华活动在华南植物园举行。近万市民和科技爱好者进场参加了科普嘉年华活动。
主会场科普嘉年华活动分为“科技有创新”“生活有智慧”“科普有魅力”“成长有梦想”“科协有品牌”“大师有话说”“科学有挑战”“影视有料到”八个活动板块,集中体现了科技成果在助力发展、改善民生上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受邀参加了此次主会场活动。参展的科普展品位于“科普有魅力”活动展区。结合展区主题,广州地化所携带了电子显微镜和数十种经过精心挑选的珠宝玉石、岩石、石油、冷泉沉积物、矿物/矿石、古生物化石等实物标本,数位老科学家和在读研究生科普志愿者为社会公众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过程、石油的成因、原油的开采、各种常见矿物的识别及特征、地幔橄榄岩的形成、火山弹的成因、各种古生物化石的地质意义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的微形貌特征、基本矿物组成等地学科普知识,并就市民和青少年感兴趣的地学与油气科普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通过科普讲解员的生动讲解,更加形象的让广州市民和青少年了解到了地球科学的魅力所在。活动当天,近千名广州市民和青少年驻足广州地化所展台前参观学习,广州分院副院长谢昌龙也亲临广州地化所展台前,并饶有兴趣的观看各种实物标本,与广大市民一起了解地学知识。
广州地化所此次参展的展品拓展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知识的了解,让家长和小朋友们零距离感受到地球科学的神奇,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走向大众;同时帮助参与互动的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现场
讲解古生物化石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组成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