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研究揭示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磷限制格局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华南植物园 温达志

  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之一,其供给能力不足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碳汇能力。过去的研究普遍认为,地上植物生产力的磷限制通常发生在高温多雨、风化淋溶强烈的热带地区,而很少发生在其它地方。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环境生态学研究组侯恩庆、温达志等研究人员基于Meta分析,研究了全球地上植物生产力的磷限制现象、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球森林、草地、苔原和农田的652个磷添加试验中,近一半(46.2%)的生态系统地上植物生产力显著受磷限制。(2)在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中,磷添加使地上植物增产34.9%,高出之前研究估计值的7.0%-15.9%;农田施用磷肥则使地上植物增产仅13.9%,这可能是历史上长期施磷肥所造成的。(3)磷限制的程度受气候、生态系统类型特性和施肥制度的影响。 

  该研究揭示了磷限制除了在热带地区广泛存在之外,也常常发生在其它地区和诸多生态系统类型中,以往的研究可能低估了磷供应变化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地上植物生产力的重要性。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等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NATURE COMMUNICATIONS | https://doi.org /10.1038/s41467-020-14492-w 

全球652个野外磷添加实验的分布及磷限制的统计显著性。

a:陆地自然生态系统;b:农田。红色显示磷限制显著,灰色表示不显著

   

  全球各类生态系统中磷限制普遍存在

a:纬度上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的磷限制;b: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磷限制的累积占比;c:纬度上农田磷限制;d:农田磷肥实验中的48.6%存在显著的磷限制。

虚线表示磷限制阈值(图a,b-自然生态系统中为0.23,图c,d-农田为0.09)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