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在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scbg 来源:华南植物园

    豆科(Leguminosae)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数量仅次于菊科和兰科的第三大科,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位于豆科较基部的位置,目前包含14属约335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其中就包括了从广义羊蹄甲属中拆分出来新近成立的德昭藤属(Cheniella R.Clark & Mackinder)。该属的属名是为了纪念华南植物园陈德昭先生在豆科分类学研究中的贡献。德昭藤属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中南半岛、南亚和马来西亚,分布中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在Clark等人的定义里含10种3亚种。尽管形态学和孢粉学证据都表明德昭藤属具有一系列的共衍征,明显不同于其它广义羊蹄甲属植物,但该属的界限、属下种间分类、种间系统发育以及关键性状的演化仍模糊不清或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张奠湘研究员、涂铁要副研究员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展开合作,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代表性种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德昭藤属在紫荆亚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并描述了3个新种以及2个新组合,将德昭藤属的范围扩大到15种3亚种。该研究还通过幼苗生长实验揭示了二裂的叶片形态是德昭藤属的祖先性状,全缘或微凹的叶片为衍生性状。

    该研究基于形态学和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证据对德昭藤属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与属种界定,为德昭藤属的分类和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近期已近期在线发表在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Taxon上。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古诗然为第一作者,涂铁要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华南植物园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曾求标和硕士研究生蒋凯文、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Ruth Clark博士、Oscar Alejandro Pérez-Escobar博士和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参与该研究工作。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tax.13177

图1. 德昭藤属与显托藤属的花部形态多样性

图2. 德昭藤属和显托藤属的叶与果实形态对比

图3.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重建的紫荆亚科质体系统发育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