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湿地植物的选育与植物景观营造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水乡,湿地面积达79万公顷,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城市景观改造的活跃地带。如何可持续利用湿地空间,开展湿地生态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珠三角地区滨水植物本底调查与引种驯化研究基础上,选育出珠三角地区滨水适生植物54种,培育植物新品种25种,并研发10多项植物高效繁育、营养调节与养护关键技术,实现了滨水适生植物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
同时,项目研发的多项水体污染净化技术,将利用滨水适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显著提高水体的净化功效,达到提升湿地景观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并广泛开展水生态基础景观工程工艺技术研发与项目应用。
据了解,该项目是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滨水植物的选育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再次获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核准的风景园林奖项,旨在鼓励风景园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对风景园林领域的科技投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和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