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日益展现出积极、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去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埃及《华夫脱报》评论说,“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体现出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的决心,即中国不仅要成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也要成为其过程的引领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表示,“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正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努力将自身的发展变成与世界各国共同进步的机遇。
从“追随”到“吸引”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吴金水现在三天两头收到来自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留学申请。以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留学目标国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
“现在对我们需求最大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吴金水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一名来自孟加拉国的学生说,他周围的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现在中国科技进步很快,对他们国家很适用,到中国留学很有吸引力。他还从自己国家的网络搜到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巨型稻成功栽培的信息,他的朋友们都对巨型稻这一成果深感惊讶,认为学习农业科技应该到中国才对。
回想自己当年在英国留学时,得到英国老师很大的帮助,吴金水对他的留学生们说,“你们过来,我们也保证你们能学有所成。”
“这是一个动向,主要是由于中国能服务和满足他们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也是我们的一项国际义务。”吴金水说,就国际科技合作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在前沿领域继续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面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全方位扩大我国的科技软实力和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8-03-12 第1版 要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