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双方将以“中重稀土电动原位开采技术”为核心,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广晟有色张喜刚董事长、喻鸿总裁、刘子龙副书记、赵学超副总裁、丁学文副总裁,广州地化所徐义刚院士、何宏平所长、张海祥书记、王强副所长,朱建喜、梁晓亮、王高峰等研发团队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
张海祥和张喜刚分别致辞,何宏平和喻鸿分别代表广州地化所和广晟有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稀土电动开采技术的示范工程建设、稀土应急开采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实现产研深度融合,共同推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优做强。
张海祥指出,广州地化所围绕国家稀土战略,积极探索基础研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研新范式,自主研发了“离子吸附型稀土快速勘查与绿色开采”等关键核心技术,在稀土资源评价与高效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希望通过本次与广晟有色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发挥科研“国家队”的关键核心作用,聚焦“国家事”,承担“国家责”,真正实现先进技术的工程化示范和生产应用,切实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喜刚强调,广晟有色与广州地化所的深度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品牌、技术、资源、管理和服务等优势,全力提升战略协同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共同推进中重稀土矿开采利用及相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随后,双方开展专题座谈,何宏平代表团队详细介绍了中重稀土电动原位开采新技术的研发思路、技术要点和应用效果,与会人员就此开展了深入交流讨论。
何宏平介绍,基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等认识的突破,团队针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采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研发了通过外加电场驱动风化壳中稀土离子的活化、定向迁移和快速收集的电动开采新技术。野外扩大试验表明,该技术的中重稀土提取率大于90%,浸取剂用量减少80%,浸出液中有害杂质含量降低70%,可显著提升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有效解决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徐义刚院士对广州地化所与广晟有色的战略合作表示期待。他指出,稀土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广东省是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主要基地,稀土绿色高效开采是贯彻国家生态环境优先、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广州地化所和广晟有色的深度合作,符合双方的核心发展理念,希望双方能够坚持市场需求牵引,坚持开展源头创新,做到技术顶天立地,真正实现中重稀土的革命性先进技术工程化应用。
据了解,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三代技术。目前普遍采用的硫酸铵原地浸矿技术存在硫酸铵用量大、稀土提取效率低、稀土液中杂质离子含量高、开采耗时长等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鉴于此,我国新批准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禁止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取技术,稀土开采行业亟需研发新一代高效、绿色的开采技术。
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广东省重大基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广州地化所何宏平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绿色高效稀土开采技术-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电动原位开采新技术。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可持续》(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并形成了以“通电开采稀土矿的方法”为核心的9项授权发明专利(含1项国际发明专利),该专利群涵盖矿体精准定位、稀土野外快速测定、绿色浸取剂制备、采后修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关工作已引起了美国稀土工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北约科学与技术组织“稀土战略研究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中心(CSIRO)、丹麦技术大学等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关注。澳大利亚CSIRO首席科学家Prommer教授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评述文章并指出,该技术的重要贡献是不仅提高了开采效率,而且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Science News》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欧洲地平线计划”关键金属团队首席科学家、英国鲁汶大学Borst教授在受访时称,该技术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a game changer)”。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