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广州广雅实验学校105名师生来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展探索地球奥秘科学实践活动。
在科普基地标本馆内,同学们欣赏了一枚枚颇具传奇色彩的石头。老科学家志愿者热情的为同学们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从“携带”地球气候信息的黄土,到“隐含”深海现象的鲨鱼牙化石;从蕴含巨大能量的“可燃冰”,到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金刚石;从号称工业“黄金”的稀土矿,到极具观赏价值的水晶。在老科学家的讲解下,同学们收获颇多,纷纷向其请教各类化石的意义,古生物的起源等问题。
在完成与石头和化石标本的“对话”之后,同学们来到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实验室讲解员介绍了离子源、同位素、半衰期等基本概念,讲解二次离子质谱仪和14C加速质谱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实际应用范围,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憧憬与向往。
“今天你感觉到地震了吗?”广州地化所研究员孙新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报告以2001-2015年全球大地震统计动画视频引入,介绍了地震的起因、研究地震的手段和意义、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灾害、究竟能否预测地震等内容。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踊跃发言,积极与孙新蕾探讨资源开发、地铁修建对地震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此次科普系列活动,揭开了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强化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科普志愿者讲解可燃冰知识
聆听科普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