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等主办的“中国科学院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2025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暨广州外国语学校第91期博雅讲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以《哲学与能源》为题,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贯通人文与科学的跨界讲座。
活动由广州外国语学校具体承办,广州市科协副主席曾雪玲,广州市科协科学普及部,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广州市南沙区科技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科技合作处,中国科学报广东记者站,以及广州外国语学校等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科普讲座中,陈勇以哲学为经、能源为纬,编织出跨学科认知图谱。他简述了哲学的概念及其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介绍了能源的概念、重要性、种类和工作原理,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简单介绍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整场讲座融科学理性与人文哲思于一炉,既有理论高度,又具现实温度。
陈勇院士讲座现场
现场互动环节,学生们就核能安全、碳排放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陈勇以“没有终极能源,只有时代选择”的辩证观点逐一解答。陈勇以哲学思维为刃,深刻剖析了当前能源利用体系中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方向提出洞见,特别介绍了生物质能源创新应用的生动案例——如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清洁能源,甚至提出探索“牛‘气’变能源”的前沿构想,点燃了在场师生对科技未来的无限想象。
作为广州外国语学校文化品牌,博雅讲坛持续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学校党委书记林伟洪表示,期待同学们既能以哲学思维破解成长困惑,也能以科学精神投身能源革命,树立远大志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活动合影
与会师生们也纷纷表示,这场跨学科对话不仅拓展了认知边界,更在价值观层面产生深层触动,为理解复杂世界提供了多元思维工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