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态系统服务(ESs)的协同和权衡效应阈值以及在不同气候区异质性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管理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了从半干旱到干旱气候过渡带的内蒙古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了该区域食物和牧草供应、碳固定、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产水量、空气净化和娱乐休闲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并对两个气候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阈值效应进行了研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刘红晓副研究员等研究发现,沙漠草原的ESs分布呈现显著的气候差异,半干旱区的总ESs高于干旱区。然而,半干旱区ESs之间的权衡更加严重,且由于人为干扰,决定因素更加复杂和敏感。干旱区受自然因素影响,如荒地比例、气温、降水量和植被指数,而半干旱区则受景观格局指数、人口密度和GDP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阈值,超过阈值后负面效应加强。干旱区,荒地比例阈值为69%、降水量138mm和NDVI为0.48。在半干旱区,荒地比例阈值为43%,NDVI为0.38,最大斑块指数为87.4%。
该研究为温带沙漠草原生态恢复与分区管控提供了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生态指标》)上。华南植物园刘红晓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500028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