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作为人类肠道研究的理想模型,其肠道解剖结构、酶系统发育与营养代谢特征和婴幼儿高度相似,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及乳品蛋白功能评价研究。为应对当前婴配粉精准设计中缺乏亚洲人群基础氨基酸数据、蛋白质消化吸收机制尚不清晰等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团队联合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以及新西兰梅西大学,围绕亚洲女性乳汁氨基酸测定与中国婴幼儿乳品蛋白营养评价研究方面开展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已分别发表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23)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5)等国际权威期刊。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采集来自中国75位哺乳期女性的乳汁样本,基于多时间点蛋白酶解联合非线性建模方法,精确测定乳汁中氨基酸含量,并通过仔猪模型进行真回肠消化率评价。结果表明,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是人乳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在18种氨基酸中,胱氨酸和酪氨酸的消化率偏低。该研究首次系统建立了“亚洲女性人群的母乳氨基酸吸收谱”,为优化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质量及必需氨基酸配置比例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另一项研究则聚焦于α-乳白蛋白(α-La)与β-酪蛋白(β-CN)比例对婴配粉消化吸收效率的影响。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不同的α-La/β-CN配比的婴配粉,评估其对氨基酸回肠可消化率与肠道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比例α-La/β-CN奶粉显著提高了多种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的真回肠消化率,且对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等肠道组织形态无不良影响,展示出良好的肠道生理适用性和营养利用效率。
该系列研究突出了仔猪模型在婴幼儿营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婴配粉产业精准营养配方设计和婴儿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文章概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