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在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和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批生物制造新技术集中亮相,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带来的是“秸秆变肉”技术,也就是把秸秆等农业剩余物加工转化作为牲畜饲料。通过研究细菌,开发发酵系统,技术人员可以把秸秆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做到与玉米接近,实现秸秆规模化高值利用。
印遇龙说:“我们开发了淀粉低糖酵母细胞的合成技术,打通了秸秆变淀粉的技术路线,初步具备了食用淀粉生产的现实可行性。中国每年秸秆量大概有10亿吨,其中水稻、小麦等有7亿吨,林木有2亿吨,加工剩余物有1亿吨。但中国秸秆利用率不足20%,如果我们再提高50%以上,也就是10亿吨里面利用40%,就可以解决中国一年3亿吨的饲料来源问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