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开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发表了以“合成生物学与秸秆利用”为主题的演讲。
印遇龙强调饲料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饲料安全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一半的粮食是用作饲料的。2021年,我国饲料的产量就超过了美国。饲料非常重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要解决饲料的问题,合成生物学是可以解决饲料安全问题的,目前已经进入成果应用产业化阶段。
印遇龙表示,将秸秆转化为饲料原料是可行的。中国每年秸秆的量大概有10亿吨,但中国秸秆利用率不足20%。如果我们将秸秆利用率提升至40%,就可以解决中国一年3亿吨的饲料来源问题。
印遇龙团队目前已经开发了淀粉低糖酵母细胞的合成技术,打通了秸秆变淀粉的技术路线,初步具备了实现淀粉生产的现实可行性。
面向未来,印遇龙指出,目前天工所张东远研究员已经建立了秸秆连续氧化低爆破率处理工艺,在长沙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单体设备年处理万吨级的示范线及5万吨生产线。“我们准备跟常德合作,在常德建立秸秆处理生产线。”印遇龙如是说。
附件下载: